新闻详情
涡旋压缩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11/4/15
隶属:公司新闻 点击:748
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如图一所示,它是由运动涡旋盘(动盘)、固定涡旋盘(静盘)、机体、防自转环、偏心轴等零部件组成。
动盘1和静盘2的涡线呈渐开线形状,安装时使两者中心线距离一个回转半径e,相位差180°,这样,两盘啮合时,与端板配合形成一系列月牙形柱体工作容积。静盘2固定在机体3上,涡线外侧设有吸气室,端板中心设有排气孔。动盘1由一个偏心轴5带动,使之绕静盘的轴线摆动。为了防止动盘的自转,结构中设置了防自转环4。该环的上、下端面上具有两对相互垂直的腱状突肋,分别嵌入动盘的背部键槽和机体的键槽内。制冷剂蒸气由涡旋体的外边缘吸入到月牙形工作容积中,随着动盘的摆动,工作容积逐渐向中心移动,容积逐渐缩小,使气体受到压缩,最后由静盘中心部位的排气孔轴向排出。
涡旋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当动盘位置处于0°,涡线体的啮合线在左右两侧,由啮合线组成了封闭空间,此时完成了吸气过程;当动盘顺时针方向公转90°下工作时,气流方向和叶片流道方向一致,不出现边界层脱离现象,效率达最高值。当流量减小时,气流速度和方向均发生变化,使非工作面上出现脱离现象,当流量减少到临界值点时,脱离现象扩展到整个流道,使损失大大增加,压缩机产生的能量头不足以克服冷凝压力,致使气流从冷凝器倒流。倒流的气体与吸进来的气体混合,流量增大,叶轮又可压送气体。但由于吸入气体量没有变化,流量仍然很小,故又将产生脱离,再次出现倒流现象,如此周而复始。这种气流来回倒流撞击的现象称为“喘振”,它将使压缩机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严重时会损坏叶片甚至整个机组。
为了防止压当压缩机工况发生变化或调节压缩机制冷量时发生喘振现象,机组中可采取反喘振措施。例如从压缩机出口旁通一部分气流直接进入压缩机的吸入口,加大它的吸入量,从而避免喘振现象的发生。
所谓堵塞,即流量已达最大值,压缩机流道中某个最小截面处得气流速度达到了音速,流量不可能继续增加。
从堵塞点(最大流量点)到喘振点(最小流量点)这一范围,称为离心压缩机的稳定工作区。它的大小也是压缩机性能好坏的标志之一。
同类新闻
- 2021/1/12 丹佛斯百福马压缩机组在冷库应用中的一般优势
- 2011/4/15 涡旋压缩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011/3/28 压缩机系统内不凝性气体的排除
- 2011/3/22 热水空调器应用
- 2011/3/17 停机后低温制冷剂的处置问题
- 2011/3/17 复叠式制冷循环